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,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。不惟南京,同样原因也引发了其他地名的变迁,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,深恨江南百姓造反,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: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,歙州被改成徽州,取的是“徽”的本意“捆绑束缚”;睦州则被改成严州,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。相比之下,朱元璋为避国号讳,取“海定则波宁”之义,将明州改成宁波,已是很“友好”了。
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:
A.古代帝王在地名方面的偏好
B.统治者对某些地域的好恶
C.地名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
D.历史事件对地名的影响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先举南京的例子,指出南京在历史上名字的变化跟统治者好恶有关,接着又指出其他地方地名的变化与统治者也有关系,又列举了宋徽宗将“歙州改为徽州”“睦州改为严州”和朱元璋将“明州改为宁波”的例子。文段为“分—分”结构,重点均是在说地名的变化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归纳概括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【拓展】
A项和B项:均未体现地名的变迁。D项:“历史事件”不是强调的重点,文段重点是“地名的变迁”。
【图书推荐】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大纲7本套(教材2本+真题2本+高频考点+时政热点+备考手册)
【图书推荐】2023国家公务员行测(教材真题)+申论教材真题(行政执法类 ) 4本套
【网课推荐】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
|
|
更多关注兴义华图公众号 |
更多真题扫码免费领取 |
(编辑:jinji)